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金融术语 >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所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这种货币政策是在经济过热,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所采用的紧缩货币的政策。中央银行将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旨在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使利率升高,从而达到减少投资,压缩需求的目的。总需求的下降,会使总供给和总需求趋于平衡,降低通货膨胀率。

详细解释

狭义

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

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政策分类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调节对象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主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1、减少货币发行
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在原有数量上不再增加。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它的公开市场业务,起到调节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银行信贷,进而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常见措施为在公开市场发放政府债券,买国债的多了,市场上流通的钱就相应变少了。
4、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准备金率,据以控制商业银行贷款、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deposit-reserve ratio)。它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
5、提高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贴现行为。调整再贴现率,可以控制和调节信贷规模,影响货币供应量。
6、选择性信用管制
它是对特定的对象分别进行专项管理,包括:证券交易信用管理、消费信用管理、不动产信用管理。
7、直接信用管制
它是中央银行采取对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直接进行干预和控制的措施,以控制和引导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影响

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未影响商业银行整体较为宽松的资金面环境。尽管央行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紧缩性政策回收流动性,但是外汇占款的增加额仍然大于基础货币的增加额,银行体系超额流动性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银行体系超额准备金率仍较充裕。银行信贷扩张具有充裕的资金基础。
第二,央票对银行贷款增长存在挤出效应。尽管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的放贷冲动较强,但贷款增长始终低于存款的增长,银行体系存贷款差不断扩大,存贷比不断下降。商业银行持有央行票据对贷款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
第三,一定程度上增加银行资金运用压力。受央票挤出效应的影响,加上金融业股票融资、债券融资进一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对银行贷款资金的依赖,近几年贷款增长率明显低于存款增长率,银行体系存差规模不断扩大,银行资金运用压力有所增加。

词条参考

Copyright © 2024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78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