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
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是指弗里德曼在承认流动性偏好理论正确的基础上,认为货币供给增加会产生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通货膨胀预期效应,这三个效应达到一定的程度,不仅可能抵消流动性效应,甚至可能使得下降的利率再度回升。
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的内容
(1)流动性效应:又称为资产调整效应。即在均衡利率的条件下,货币供给增加,刺激非货币金融资产即有价证券的需求。因为人们对其金融资产的构成有固定的判断,货币供给的增加,对公众来说,就是金融资产的相对减少,货币持有相对增加,这就打破了原来的资产结构,人们为了使货币与金融资产的比例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上,必将用新增货币购买其他有价证券,从而导致有价证券价格上涨,利率下降。
(2)收入与物价水平效应:弗里德曼认为,货币供给增加通过收入和物价水平效应,传导至利率的上升。其理由是货币供给增加将对经济产生扩张性影响,带动国民收入和财富的增加,物价水平也相应上升,而物价的上升又导致利率上升。因此,弗里德曼的收入与物价水平效应则是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随收入和价格水平上升而上升。这就得出了与流动性偏好理论和可贷资金理论不同的结论,即货币供给增加很可能导致利率先下降后上升。
(3)通货膨胀预期效应:亦即费雪效应,指货币供给增加导致价格水平上涨,形成通货膨胀预期,人们预期未来价格水平会更高,于是要求更高的利率以补偿通货膨胀的损失,从而推动利率上升。这就得出了与可贷资金理论相同的结论,即通货膨胀预期的提高将导致利率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