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概述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货币一体化理论认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越不能靠经常的汇率变动来改变相互之间的贸易条件和本国的国际收支地位,这两国(或多国)走向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具体说来又主要是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1)相同或相似的通货膨胀率;(2)要素流动的程度;(3)一国的经济规模与开放程度;(4)商品多样化的程度;(5)工资、价格的(变动浮度);(6)商品市场一体化的程度;(7)财政一体化程度;(8)政治因素。
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收益与主要内容
货币一体化的主要收益来自于汇率稳定。汇率经常经常性变动会影响正常贸易和投资的开展,使用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同时单一货币能减少外汇风险,而外汇风险会象交易成本一样减少一国的进出口。当前货币一体化理论的最新进展就是运用理性预期的形成,时间不一致性,信誉问题,自然失业率以及汇率决定等宏观经济学的新概念、新理论及分析方法,对货币一体化的成本、收益进行分析。在时间不一致性问题方面,在对“货币中立建议”西方学者进一步运用时间不一致性观点来考察货币一体化的成本。
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国际政策协调理论的组成之一,主要内容是最适度通货区理论。它是由罗纳德·麦金农和罗伯特·蒙代尔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货币一体化理论发展中的三个重要阶段及其主要内容:20世纪60年代初,蒙代尔的“最佳通货区”理论开创了区域货币一体化研究之先河;90年代初,爱默生等人的“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想,打破了“一个国家,一种货币”的传统主权观,为不同国家间的货币融合扫清了思想障碍;90年代中期,保罗·克鲁格曼等人的“GG—LL模型”为单个国家选择是否加入共同货币区提供了分析方法与工具。
货币一体化理论的评价
货币一体化理论是对货币一体化认识过程及实践发展进程的反映与总结。在区域经济联系加强,货币跨越国界发挥作用的要求初见端倪时,人们开始讨论满足什么样条件的地理空间可以组建最佳货币区;而随着欧洲货币一体化实践的发展,人们似乎从事了相反的工作,更集中于讨论在一个给定的地理空间如何创建一种新的货币,这正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主题。在实践过程中,人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各国货币主权的让渡和超国家中央银行的设立,为此,爱默生适时提出了“一个市场,一种货币”的思想理念,替代了把货币狭隘的理解为国家主权的思想观念,为以后欧洲中央银行的建立和欧元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20世纪90年代,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加强,货币一体化浪潮也蜂拥迭起,人们的视野不再停留在是否组建货币区的讨论,而是认识到货币一体化已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此时单个国家如何判断是否加入货币区,以及何时加入货币区成为各国更为关注的紧迫问题,于是加入货币区的国别判断标准应运而生。总之,货币一体化理论与其实践相伴而生,实践的需求与发展推动了理论的诞生、完善和更新,而理论的发展则为货币一体化实践指明了方向,拓展了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