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金融监管 > 央行 > 金砖银行

金砖银行

金砖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开发银行”的简称,它是指由“金砖五国”(BRTCS)一一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共同出资设立,旨在为成员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可持续发展项目提供资金支持的独立国际金融机构。

金砖银行的背景 

21世纪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增长迅速,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新的引领力量,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金砖国家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率先复苏,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然而,金砖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之间并不匹配。在这样的背景下,金砖国家积极谋求改革与突破。  

2011年4月,在金砖五国第三次峰会上,五国合作机制成员行(包括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巴西开发银行、俄罗斯开发与对外经济活动银行、印度进出口银行和南非南部非洲开发银行等五家)共同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以加强在结算、贷款和资本市场等方面的合作。2012年2月,在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上,金砖五国财长首次提出设立合作开发银行和外汇储备库。2012年3月,在金砖五国第四次峰会上,五国发表《德里宣言》,表示五国正在探讨建立一个新的开发银行的可能性。2013年3月,在金砖五国第五次峰会上,五国发表《德班宣言》,决定建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外汇应急储备库。2014年7月15日,在第六次会晤上,金砖五国发表《福塔莱萨宣言》,宣布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以下简称“金砖银行”)。金砖银行是第一次由新兴经济体突破区域限制发起成立的国际性金融机构,从酝酿到成立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跨越亚洲、南美洲、欧洲和非洲的金砖五国联合起来谋求共同发展,并搭建金砖银行这一金融合作实体,对现有欧美发达国家全球金融体系垄断地位的挑战溢于言表:  

我们认识到全球金融架构对维护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稳定性和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呼吁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国际金融架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发言权和代表性,同时建立并完善一个符合各国利益、支持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发展、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些经济体实现了基础广泛的增长,已成为全球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一一2012年《德里宣言》  

发达经济体的央行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增加了全球流动性。这可能符合其国内货币政策的授权,但主要央行应避免此举带来加剧资本、汇率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预料之外的后果,以免对其他经济体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带来负面影响。一一2013年《德班宣言》  

基于以往国际力量格局形成的全球治理架构逐渐失去其合法性与有效性,导致过渡性、临时性安排日益盛行,严重侵蚀多边主义。我们相信,金砖国家是对现行机制进行渐进式变革的重要力量,有助于实现更具代表性和更公平的全球治理、促进更具包容性的全球增长,建设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2014年《福塔莱萨宣言》

金砖银行的目标

目前,金砖银行公开披露的信息不多。根据《福塔莱萨宣言》(以下简称“《宣言》”),金砖银行首任理事会主席来自俄罗斯,首任董事会主席来自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而银行总部设于上海,南非则设立非洲区域中心。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由创始成员国平等出资,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  

根据《宣言》,金砖银行的目标是为金砖国家以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可持续发展项目筹措资金,《宣言》对其定位是“作为全球开发领域的多边和区域性金融机构的补充”。  

此外,五国签署建立初始资金规模为1000亿美元的应急储备安排协议,帮助成员国应对实际及潜在的短期收支失衡压力,加强全球金融安全网,《宣言》对其定位是“对现有的国际机制形成补充”。  

金砖银行是对现有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补充,其组织与运营将是对现有机构的借鉴与创新,同时作为一个由跨区域的新兴经济体发起成立的多边开发机构,金砖银行将面对比现有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更复杂的环境和更多的挑战。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多边开发性金融机构的运营中探讨金砖银行未来一系列问题的解决方案。

金砖银行的运营模式 

借鉴其他国际开发性银行的经验,结合金砖五国等新兴国家的自身特点和诉求,对金砖银行的股权结构和经营模式做以下展望:  

1.信贷投向和规模。  

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建设这两项内容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复苏以及结构转型与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金砖银行将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即便仅看几个金砖国家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资金需求。金砖国家面积约占世界的26.8%,人口约占世界的42.88%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可以预见,在未来的30年间,金砖国家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将会出现较大缺口。  

如果能够顺利运作并实现可持续运营,金砖银行的发展速度将取决于每年的贷款资金投入规模和股本吸纳情况两方面。国际复兴开发银行采用股本与贷款的比例这个总体指标衡量风险,并根据其财务和风险未来走势,对这一比率进行严格控制。截至2013年6月30日,这一比率为26.8%,而2009年至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34.3%,29.4%,28.6%,26.9。由于经验所限,金砖银行的股本与贷款比例应采用高值,假设采用35%这一比例,以实际到位的500亿美元计算,估算金砖银行的贷款额度可达到近1500亿美元。世界银行2013年贷款承诺额度约为315.4亿美元,2009年至2012年这一数据分别为247.1亿、469.5亿、587.5亿、430.1亿美元。今段设金砖银行以每年300亿美元的速度投入贷款资金,且贷款期限为长期贷款的话,如果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预计5年后即需创始国继续缴纳股本金或是有其他新加入的会员国缴纳股本金。 

2.决策权分配。  

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新兴经济体,随着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在全球贸易中地位的提升,金砖国家对话语权的要求迫切,在国际舞台上展现的意愿强烈。虽然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但也有利益冲突。目前,金砖银行的架构一一首任理事会主席来自俄罗斯,首任董事会主席来自巴西,首任行长来自印度,而银行总部设于上海,南非则设立非洲区域中心,并由各创始成员国平等出资一一体现出强调民主和公平原则。这无疑是几个国家多轮博弈的结果,中国在其中也不乏妥协与选择。随着未来业务的发展,金砖银行必然将扩大资金规模,并且欢迎其他国家加入。《宣言》规定“金砖国家所占资本比例不能低于55%"。未来在这55%以内的资本当中,五国是否仍维持当前这种“平均分配”的方式,还将取决于五国未来能否保持各自经济增长的良好态势以及在利益诉求当中能否求同存异。有媒体指出,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未来有陷入衰退的可能,南非经济势头己经被邻国尼日利亚盖过,印度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也面临种种结构性瓶颈,只有中国经济尚能保持稳健增长势头。因此,中国未来在金砖银行中的地位将稳中有升。  

3.会员国与董事会构成。  

发起金砖银行的五国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因此在会员构成上也并无区域性的准则,而对于金砖银行发展方向和运营规则的认同以及未来的潜在利益是加盟的基础。由于发起国只有五个,金砖银行因此能够更有效率地进行沟通,设置有利于自身利益的会员章程和规则。同时,金砖银行也不排除吸纳部分发达国家、国际金融机构、主权财富基金以及商业银行等作为会员以谋求共同发展。亚洲开发银行的经验表明,随着会员国的增加,董事会的人数和分配规则也将是核心议题。无论会员国和董事会的构成如何,金砖国家均必须既掌控主导权,又合理分配投票权,争取更多的支持。  

4.应急储备的出资安排。  

在应急储备安排(CRA)中,原计划中国出资410亿美元,俄罗斯、巴西、印度各出资180亿美元,南非出资50亿美元,而2014年8月14日俄总统普京在雅尔塔会见国家杜马各政党党团成员时说:“俄罗斯计划注入300亿美元。”目前,还尚未有其他国家关于出资金额变化的更进一步的消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采取综合评估的方式分配份额,评估过程主要考虑国内生产总值、开放度、经济波动性和国际储备四个要素,其权重分别为50%,30%、15%和5%。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还纳入一个调整因子。CRA将采用何种模式确定出资方式,是否其他国家也将提升额度,还要拭目以待。  

5.深化五国金融合作。  

《宣言》中提到将促进五国间金融机构的合作。比如各国国家开发银行在《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金融合作框架协议》外,还将签署《金砖国家银行合作机制创新合作协议》,以促进五国之间进一步加强创新,深化金融合作。除银行业务外,金砖国家保险和再保险市场的合作潜力巨大,出口信贷保险机构将签署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协议,为金砖国家之间不断扩大贸易活动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更多的便利。《宣言》还主张五国之间的国有企业、中小企业建立并加强经贸合作联系。这些主张目前虽然还未纳入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具体职能,但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无疑也将是促成合作的潜在载体,其他的多边金融机构均有类似功能。此外,金砖银行内部也可以仿效非洲开发银行的模式,再分类成立一些专业的公司。作为合作的桥梁和平台,金砖银行可以发挥金融“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

金砖银行的功能

成立金砖银行的初衷就是面向金砖国家和发展巾国家,是现实资本聚集的最大优化,具功能定位十分明确。  

基建筹资。金砖银行首先服务于金砖国家,用于金砖各国为基础建设改造筹集资金。受全球金融危机和欧洲债务危机影响,金砖国家的经济也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影响,特别是资金短缺的瓶颈因素日益显露,经济要复劳、,大规模基本建设投资不可少,到处需要钱。比如印度止傲傲待哺。白从金融危机以来,印度为刺激经济投入r巨额资金。里昂证券发布的一份研究亚太经济的报告称,印度2011一2012年的经常账户赤字占GDP比重4%,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为5.8%;预计2013年,印度政府的净借款目标为4.79万亿卢比,这一数据接近2008年以来5年内净借款额的总和。  

在此情势下,金砖银行可以在金砖国家之间互通肩无、泪{互帮助,解决基本建设投资缺少资金的困难。  

应对危机。金砖银行可以在类似于欧债危机的全球金融危机发生时,成为为各国提供民期的资金借贷工具。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欧盟的货币联盟组织——欧洲央行为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多次提供救助,最近的一次是2012年8月提供400亿欧元。在欧元区成员国的鼎力帮助下,希腊的评级已摘掉“违约”的帽子,被标普调整为“B-”,走出破产的噩梦。  

今后倘若金砖国家某个成员国肩什么不测,具他国家可以通过金砖银行对具实施救助,借助民期的资金货币}具克服危机。  

调剂余缺。在平时,金砖银行可以调剂资金余缺,增加五国之间的资金流动性,还可以对发展巾国家肩所济助。很显然,成立金砖银行是对现肩金砖国家眼前多边机构合理补充的一种努力,将满足金砖国家和具他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金砖银行的意义  

第一,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化解多元化退潮带来的风险压力。  

多元化是危机爆发后形成的全球性共识,大多数人认为发达国家向下、新兴市场向上将成为必然趋势。但共识只是愿景,多元化自2012年开始出现退潮,美国经济强势复苏,新兴市场崛起受阻。从2014年7月IMF公布的WEO(世界经济展望)看,多元化退潮已成为中期趋势。虽然7月IMF同时调降了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2014年的增长预期,影响却截然不同,预期调降后发达国家2014年1.8%的经济增速还是高丁2013年;但预期调降后新兴市场2014年4.6%的经济增速正好从之前高丁2013年转变为低丁2013年,由此呈现出连续四年下滑的不利态势;此外,五个金砖国家的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均未获得上调,俄罗斯、中国、巴西和南非甚至分别被下调了1.1,0.2,0.6和(o.h个百分点。  

多元化退潮不仅是经济增长周期的错位,也是全球风险结构的重心转移,尽管债务风险、财政风险、增长风险、地缘政治风险、资产泡沫风险、两极分化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户泛存在,但新兴市场的边际变化更令人担忧。本质上看,成立金砖银行,是新兴市场整体为缓冲这种风险压力而进行的一种制度创新,并有望从只个层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应急机制的建立,发挥及时、有力的直接救助作用,避免风险爆发失控;一是通过监管合作的推进,发挥长期、高效的风险隔离作用,避免风险传染过度;只是通过预警体系的建立,发挥前瞻、充分的风险识ail作用,避免风险积聚过深。应该说,这种制度创新不仅本身是有用的,而且作为首个新兴市场发起、主导和承担的风险应对制度,这种创新还具有破局的重大意义,最终有望缩短从多元化退潮到再次涨潮的时序间隔。  

第二,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避免“和而不同”变为“合久必分”。  

在多元化退潮的大背景下,新兴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的相似性日渐式微,差异性不断凸显。事实上,新兴市场内部正在发生深层分化:一是经济基本面出现内部分化。从历史看,只有中印更具有金砖成色;从现状看,只有中国在多元化退潮大势下呈现出“岁寒见后凋”的相对强势。一是政策取向出现内部分化。金砖国家的政策关注点和发力点正变得截然不同,危机期间自然形成的政策协同效应减弱并消失,在跟随还是独立丁美国政策选择的问题上,金砖国家基丁本国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存在很大差异。只是发展模式出现内部分化。新兴市场一直被称作和看作一个整体,但它们实际上存在着极大的禀赋差异。中国有劳动力优势和改革红利,印度有劳动力优势和IT实力,俄罗斯有老牌强国的底蕴,巴西则有资源优势,不同的禀赋决定了发展路径的不同。  

基本面差异改变了利益博弈格局,政策协同的困难’{肖然上升。如果放任这种分化自然演化,新兴市场概念的崩塌和体系的劣化儿乎不可避免。毕竟从根本上看,新兴市场名义上只是一个经济学家提出的概念,实体上则只是一个十分松散的经济体集合,缺乏共同的经济理念、发展共识,而社会、制度、文化、区域的差异更让这个被炒作起来的集合貌合神离,比之欧洲更缺少体系约束力和行动整合力。在2008-2012年的危机阶段,新兴市场这个空泛的概念炒作给每个个体带来了荣耀、信心和资本,新兴市场概念也较好地填补了美国风险释放、欧洲结构调整和日本迎战通缩所造成的国际市场的概念缺日。而在概念炒作的过程中,全球经济结构和新兴市场内部都在发生变化,变化积%r到一定阶段就产生了明显分化,分化自然演化的结果必然是整个集团的解体。在概念崩塌和集团解体危险出现的背景下,金砖银行的成立,起到了紧缺的示范效应。且不论金砖银行实际的作用有多大,它的出现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士气提振作用,并有望增强新兴市场急需的内部凝聚力,减轻基本面分化带来的内生矛盾。  

第三,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避免两种影响力的失衡。  

从经济视角看,影响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增长影响力,即推动经济增长、扩大市场机会的能力;另一种是格局影响力,即影响格局变化、左右利益分配的能力。持续崛起过程中,新兴市场的两种影响力呈现出失衡结构:一方面,新兴市场的增长影响力快速上升并积累至一个关键节点,2013年,新兴市场经济规模首次超越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仅中国经济的贡献就达到只分之一左右;另一方面,格局影响力始终集中在发达国家一侧,新兴市场的增长影响力始终和格局影响力极不相称,在现有体系运转、未来体系改革两个层面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均明显劣于发达国家。 

造成新兴市场两种影响力失衡的原因有只:一是现有秩序是发达国家建立并主导的,这种秩序只能改良,难以根本改变;一是现有国际机构都是源起发达国家,其危机救助的核心关注点也主要集中丁发达国家;只是新兴市场缺少有效渠道,将增长影响力转化为格局影响力。如此背景下,在现有秩序框架内打破现有秩序是十分困难的,疏通两种影响力的相互转换,首要之举就是规避现有体制的约束,重新引导并建立以新兴市场为核心的新秩序。而成立金砖银行,本质上就是在旧制度之外的新革命,这种无需“破”就能“立”的尝试将有望根本性动摇现有的影响力失衡结构。  

第四,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化解误会,合理引导预期。  

从金砖银行可参照的国际机构看,IMF和世界银行的作用都不仅体现在纯粹的金融业务方面,还体现在凭借机构研究建立和引导共识方面。事实上,这种市场共识和一致性预期给各国政策制定产生了巨大影响,但从深层次看,它们又都是被欧美所主导的,不易察觉的技术因素往往会将预期引向有利丁发达国家的方向。例如,IMF长期使用购买力平价方法来折算中国GDP,而这种方法大幅高估了人民币汇率,实际上给中国威胁论和国际友人施压中国金融改革提供了潜在帮助。  

应该说,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不仅经济发展阶段上存在巨大不同,经济金融运行模式也有巨大差异。如此背景下,用发达国家的统计方法和经济模型来评价新兴市场,难免有强人所难的嫌疑,并不可避免带来了从风险侧“做空”新兴市场、从规模侧“捧杀”新兴市场两种危险倾向。而金砖银行的成立,不仅将建立资金融通新模式,还有望通过自身研究体系的构建,改变这种欧美主导的专业共识形成机制,合理引导预期,避免新兴市场陷丁有失公允的舆论漩涡。  

第五,成立金砖银行有助于建立适合新兴市场的危机管控机制。  

危机是金融风险集中爆发的结果,就金融风险的监测和管控而言,发达国家建立了一套基丁其历史经验的警戒线体系。这套技术体系对发达国家是有效的,但将其加之丁新兴市场,也未免有些水上不服。新兴市场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处丁起飞阶段,经济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户泛存在;新兴市场金融体系也处丁成长阶段,体系结构远没有发达国家那么成熟,其风险蕴藏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丁新兴市场经济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现代模式建立都在快速推进之中,因此,用适合发达国家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新兴市场有时反而会陷人混乱。例如,2010年欧债危机爆发后,部分新兴市场国家由丁债务技术指标超越了“国际警戒线”,而被迫采取了一系列激进的财政货币整固政策,不仅没有化解潜在风险,反而让实体经济受到了不必要的冲击,并于2013年下半年行至金融危机的边缘。  

金砖银行的成立,有望帮助新兴市场建立一套适应其发展阶段和市场特点的风险监测和管控体系,这套体系有望包括适合新兴市场特征的经济平衡性估算、金融风险度量、经济金融各种警戒线的确立等,进而让新兴市场的危机管理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词条参考

Copyright © 2024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781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