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经济指标 > 城郊经济

城郊经济

  城郊经济是指在城郊这一特定地域空间载体上进行的联系城市与乡村的人类经济活动,包括人们在城郊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全部经济活动,是一种既有别于城市经济,又有别于乡村经济的区域经济,它既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又是多种部门经济在城郊的结合,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乡村经济发展的先导。

城郊经济的特征  

1.双重优势性。城郊由于毗邻城市,地处大城市周围,在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方面,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一般农村相比较,它兼有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双重优势。如,有较发达的交通运输业,有灵敏的信息反馈,有大城市雄厚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工业生产力,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有人称之为级差收益优势),还有稠密的城市人口形成的庞大的生产和生活资料市场等等。  

2.综合性。城郊是城市与农村发生经济联系、实行城乡互助的联结点,它处于城市和农村的结合部。因此,城郊经济不仅仅包含农业经济,同时也包含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生态经济(如生态农业)和交通运输经济等等,它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性经济实体。城郊经济的综合性集中体现为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多层次的产业结构、多层次生产力结构和所有制结构、多层次的网络经济系统、多种经营方式和流通渠道等等.城郊经济的这种综合性要求人们以整体经济的观念去研究它的发展规律,从而进行相应的系统研究。  

3.开放性。城郊地处城市周围,受中心城市的辐射比较强烈。与远郊和纯农业地区的人口相比较,城郊人民视野更广阔,思棋更解放,信息更灵敏,而且富有进取思辉、在发展商品经济时,他们能突破城乡、地域界限,突破“自给、保守”的小农经济观念,能注意国内外市场,及时学习和效法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相互依赖性。一方面,城郊依赖于城市,城郊经济的顺利发展,必须依赖城市的商品市场,依赖城市在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多方面的优势。事实上,一个城市的生产力状况、生产社会化、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无一不直接制约着相邻郊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城郊的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正常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客观物质条件,如劳动力,各种原材料、市场和资金等等,都有赖于城郊的提供。非常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易城郊是城市的重要副食品基地,尤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城郊经济又带有明显的服务性.  

5.中观性。城郊经济是一种典型的非宏、非微、亦宏、亦微的中间性经济。相对某一个独立部门和企业来说,它具有更大的广延性,其规模和结构是任何一个独立企业或部门所不能比拟的。但它又不象社会那样什么都生产,什么都经营。它的内部产业结构不是自给自足的今大而全”,是既不单一,又不完全;既有适度比例,又不是无所不包的均衡比例。可以说,城郊经济是一种、承上启下,并有自己的区域特点的中间性、非均衡性经济,是一种介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间的中观性经济。

城郊经济发展作用  

第一,城郊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城市对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集聚能力和扩散能力。城郊经济本身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然而,城郊经济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辐射能力的增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使城市经济迅速发展,表现为城郊几乎完全分担城市的第一产业产品供给,并促成城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继上升,在传统产业继续发展的同时,新兴产业不断出现并日益成长为新的产业增长极。与城市经济活动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相适应,城郊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重要。表现为,郊区在接受城市经济辐射的同时,也以农业和第三产业为主体向城市进行“逆辐射”。城郊通过发展功能多样的小区,利用其土地和劳动力要素价格低于市区的优势,凭借其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国家征占土地的资金补偿和乡镇企业的资金积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吸引高技术产业和其他产业集中布局于城郊,使城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极。  

第二,城郊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产业链条的合理空间布局。城郊区位独特,一方面自身可作为城市市区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甚至在有条件的地方,通过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以果品、精细加工、花卉等为主的适合城市消费需求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凭借广大乡村提供的大量农副产品和轻工业原料,面向城市市场,还可大规模地开展农副产品和轻工原料的加工、深加工与精加工,并尽可能拉伸其加工转换环节,延伸该产业链,建设成为面向城市需要和国内国际市场需要的现代农业产品加工转换大营地。城郊在铁路、公路沿线还可以凭借交通线穿村而过的交通区位优势,建立以生产资料流通为主的专业性市场,发展物流业。城郊特定的经济区位决定了其经济活动主体是从事加工转换。  

第三,城郊经济发展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基本上遵循刘易斯一拉尼斯一费景汉模式,从欠发达区域流向发达区域,从农村流向城市。最早、最容易流向城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城郊的农民,而且,从农村流向城市的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也大多在城郊积存下来。这是因为,城郊毗邻市区,容易获得有关城市就业的信息,就业风险较小,而且农民从城郊流向市区的迁移成本也比较低。城郊优越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城郊地区是农村城镇化的先导。城郊建制镇和郊县在经济发展、制度和技术创新方面对广布于农村的小城镇具有较强的示范效应,可以在乡镇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生产力布局、城乡经济融合等方面为农村城镇化提供经验和模式。  

第四,城郊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经济中心(城市)、经济腹地(农村)、经济网络作为经济区域的基本构成要素,彼此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它通过经济网络联系广大农村,而城郊作为位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具有城乡过渡性质的区域,其特殊的区位条件使城郊处于城市辐射的前沿,便于接受中心城市强有力的经济辐射和地域空间扩散,往往成为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同时,由于郊区地处城市和乡村的结合地带,具有向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城市的扩展又往往是以城郊逐渐城市化的形式实现的,城郊的城市化将会在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示范作用。我国目前实施的农村城镇化战略,其核心是强调广大农村地区的小城镇的发展,并以这些城镇为节点,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城郊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农村市场与城市市场衔接、加快城乡要素市场(尤其是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完善、扩大城市对农村的投资、推动城市基础设施的延伸与扩展,从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词条参考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2479233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2018/11/1 14:46:37

词条创建者:最终幻想

Copyright © 2025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