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金融术语 >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

产业内贸易也称为水平贸易(Horizontal Trade)或双向贸易(Two-Way Trade),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衡量产业内贸易水平最具权威的是劳埃德—格鲁贝尔指数(GL)指数,公式如下:Bi=1-(Xi-Mi)/(Xi Mi)其中Bi表示一国i产业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为产业的出口值,Mi为产业的进口值。据1978年资料,工业化国家的平均GL指数为52.8%,新兴工业化国家为43.04%非新兴工业化国家为25.87%.由此可见,GL指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GL指数将逐步上升,产业内贸易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飞速,出口额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为2002年的第5位,在出口额构成比重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稳步上升,由 1992年的38.49%上升到1999年的53.64%,这正符合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可见,作为发展中国家要真正有效地参与国际经济循环,加快本国经济发展,必然要加入到产业内贸易的大潮流中来。产业内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增长的标志。产业内贸易水平就是衡量一国外贸竞争力的标志。

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产业内贸易最基本的推动因素。  

一、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  

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  

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  

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跨国公司理论中,把跨国公司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两种。垂直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分散于不同国家,而水平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在很多国家重复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  

1.垂直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垂直型跨国公司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  

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 “垂直贸易”。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垂直贸易应该算作是产业间贸易,但在各国的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商品,因而被统计成为产业内贸易。  

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使无论是投资国或是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随着跨国公司数目的增加,产业内贸易额也会增加。但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母国而言,当它对外进行垂直型直接投资时,为了保持母国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母国会利用它的有利经济条件,包括丰富的人力资本、大量的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与开发投资等,提高母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  

因此,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

2.水平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  

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因为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际贸易,但如果结合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来研究,则会发现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同时又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需求的拉动下,产业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额同时增长的现象充分证实了这一点。 由水平一体化跨国经营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无论是对母国还是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对母国来说,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总部与海外工厂之间平行分工,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降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这种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母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而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进人会给东道国带来母国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促进东道国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即使母国和东道国技术水平相差不大,跨国公司也会为东道国带来有特色的生产方式、新的营销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因此,由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

产业内贸易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一)产业内贸易的理论特征  

1.与产业间贸易相比,产业内贸易在内容上与其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2.产业内贸易的产品流向是双向性的,即在同一产业内,产品在发生进口贸易的同时也会发生出口贸易。  

3.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些产品中,既有劳动密集型产品也有资本密集型产品;既有标准技术产品,也有高技术产品。。  

4.虽然产业内贸易的产品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但这些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才能进行产业内贸易,一是在消费上能够相互替代,二是在生产中需要相近或相似的生产要素的投入。  

(二)现代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条件  

1.运输、信息、管理等手段的现代化,使以往只能在分工和协作有可能跨越国界形成产业内国际分工和协作。国之内进行的产业内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具备了现实性条件,即生产的标准化、柔性制造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工厂的自动化设备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的大型工业项目,而且可以生产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小型项目,从而使技术和设备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转移具有了可能。  

3.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主要是集中在新产品和制成品的产业,而科技革命的发展,使世界市场的容量迅速扩大,商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新产品不断涌现、制成品比重不断上升。  

4.世界各国农业长期相对下降,发达工业国家的自给率不断上升,使得传统的农业和工业国的分工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日益减弱,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5.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中“新兴产业”和“衰退产业”的差异日趋明显,由此带来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变革为产业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产业内贸易对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的作用  

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国在面临广阔的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是否任何一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都会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却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1、差异产品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外贸竞争力  

对我国而言,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技术水平上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主要是由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产生的,我们知道,作为技术后进的国家,在产品生命周期的链条上,我们只能等某种产品被先进工业国推出后,待技术成熟,生产渐趋标准化后才利用本国劳动力资源优势进行生产,这时该产品早已从技术密集型转为劳动密集型。而生产该种产品的技术也早已不具有垄断优势。进行标准化产品生产的技术后进国家仅仅是凭借自己的劳动力优势在贸易中分得“一杯羹”(较少的利润),而此时,那些先进的工业国不再生产该项产品,取而代之为向这些后进国家进口。  

他们把大量地经费投到新产品的研发上,期待在推出的新产品上获得高额的利润。由此看来,技术差异产品推动的产业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提高现有的工业技术水平,增加贸易利益,但却无法使我国获得垄断性技术优势,因而在提高我国外贸竞争力上作用有限。同样,在垂直差异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中,多数是高收入国家中的低收入居民对我国同类产品中的低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而我国高收入居民对高收入国家同类产品中的高端产品产生进口需求。因此,这种类型的产业内贸易拉动的仍然是我国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的出口,这对于改善我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并没有太大的裨益。  

2、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产业内贸易与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如前所叙,跨国公司在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采取垂直一体化投资方式。即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进行纵向分工,为了保持技术优势,跨国公司把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东道国只能从事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活动。在贸易实践中,常常体现为东道国从母国输入零部件和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和其他子公司。这种产业内贸易也不能有效地提高一国的外贸竞争力。  

因为在技术含量低的产业链环节上,我国只能变相地收取一点加工费。这在中国的突出表现就是加工贸易比重的迅速提高。从短期看,加工贸易固然可以增加我国的贸易利益,但从长期看,这种两头在外的贸易形式,对前后产业的带动作用很小,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但如果是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如前所述,由于东道国从事的不是产业链中低附加值环节的生产,而是整个产业链的生产,东道国就可以在这种平行分工中获得规模经济、吸收来自母国的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这对促进东道国的产业升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与垂直一体化投资相比,水平一体化投资引起的产业内贸易可作为一国外贸竞争力提高的标志。  

3、扩大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的外贸竞争力  

积极进行产业升级,重视发展高新技术,把发展高新技术与劳动力资源优势这两个因素很好地结合起来。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之所以没有发展起来,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高新技术发展相对滞后,无法同发达国家在技术含量高的产品上形成水平分工。跨国公司之所以不对我国进行水平一体化投资,原因也在于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竞争优势不在技术水平上,而在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上。  

因此,一贯以来我国的传统贸易模式是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即在资源禀赋基础上实行分工,我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从发达国家进口技术密集型产品。诚然,为了解决就业压力问题,我们必须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现阶段,我国的产业结构仍需以劳动密集型为主。但从长期来看,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垄断性技术优势却是势在必行。因为只有我国的技术水平有了长足进展,我们才能与发达国家进行水平型产业内贸易。  改善商品结构,实现产业内贸易的升级。用钱纳里和泰勒对产业发展三分阶段划分的概念来描述我国现有的产业发展水平,我国的产业正处在早期阶段向中期阶段过渡,并兼有向后期发展的特征。这种产业结构对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发展的约束主要表现在商品结构的低层次上。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虽然现在工业制成品在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已远远超过初级产品,但制成品中高附加值、高技术、深加工的重化学工业产品、机电产品所占比重甚小,而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可见,这种出口商品结构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要求的产品特征相去甚远。要改善我国现有出口商品结构,就必须在某些战略性领域赶超,形成有中国独特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实现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的内涵型扩张,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符合水平型产业内贸易的要求,最终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词条参考

Copyright © 2025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