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金融人物 > 威廉·伯恩巴克

威廉·伯恩巴克

威廉·伯恩巴克 William Bernbach,1911年生于纽约。与David Ogilvy和Leo Bernard被誉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广告“创意革命”的三大旗手之一,是广告文学派的代表,倡导广告创意的先锋,DDB广告公司的创始人。1949年,伯恩巴克和道尔(N. Doyle)及戴恩(M. Dane)在麦迪逊大道上共同创办了DDB广告公司(Doyle Dane Bernbach)。

人物经历

伯恩巴克是美国纽约人,从小生长在这座世界闻名的大都市,接受过良好的文化熏陶。
上大学时,伯恩巴克学的是文学,同时他保持着对艺术的浓厚兴趣,并在写作上开始显露才华。大学毕业时,他获得了纽约大学的文学学位。离开大学之后,伯恩巴克经过一番磨练,逐渐以其文才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伯恩巴克凭借着手中的一支笔杀入了广告界,他先在葛瑞等一些广告公司工作了七八年,和他人合伙成立了自己的广告公司。
威廉·伯恩巴克和奥格威在同一年分别开创各自的广告公司,他们同样以文案写作闻名。 伯恩巴克是著名广告公司DDB广告公司的创始人之一。1947年,DDB公司成立之初,全部资本只有区区1200美元,而到了1982年,当公司庆祝自己的35周年诞辰时,DDB已是世界第十大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超过了10亿美元。作为DDB的创始人并自始至终参与了公司创业历程的伯恩巴克,为这辉煌成就作出了巨大努力。DDB公司的客户已遍及全球。

创立DDB广告公司

1947年,DDB广告公司正式在纽约挂牌营业。DDB公司的名称,源于三位合伙人多伊尔、戴恩和伯恩巴克的姓氏的第一个英文字母。虽然伯恩巴克被排在最后一位,但是他对此毫不在意,因为在他看来,这只是不足挂齿的小事,关键是他终于有了可以一展身手的、属于自己的舞台。
事实上,从DDB公司创立之日起,伯恩巴克便是总经理,并且直接创作了大量的在广告界引起轰动的优秀广告作品,使公司的业务蒸蒸日上,迅速跻身于美国最大广告公司之列。可以说,没有伯恩巴克便没有DDB广告公司。但是,他却从未提出改换公司名称,将自己的位置放到前面。这种大度对于公司的稳定和不断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伯恩巴克一贯认为,广告上最重要的东西就是要有独创性和新奇性。因为世界上形形色色的广告之中,有85%根本没有人去注意,真正能够进入人们心智的只有区区15%。正是根据这一无情的数字比例,伯恩巴克才坚持把独创性和新奇性作为广告业生存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这样,广告才有力量来和今日世界上一切惊天动地的新闻事件以及一切暴乱相竞争。也正是在这一信念指引之下,伯恩巴克在美国同时代的广告大师之中,能够另辟蹊径,自成一家,常常拿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人物轶事

剔除“柠檬”

想象奇特,以情动人,这是伯恩巴克广告创作中最突出的特点之一。他往往能在一般人熟视无睹的地方提炼出与众不同的创意,在看似反常的广告文字之中,告诉人们真实可信的事实和重要信息。他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在美国市场撰写的系列广告,集中体现了这一点。 在承接了大众汽车公司的广告业务之后,伯恩巴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飞到大众设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的工厂,他要亲眼看看甲壳虫是如何生产出来的。伯恩巴克找到了自己广告所要突出的主题,他决定告诉美国公众——这是一部诚实的车子。因为,他已经看过甲壳虫所用材料的品质,看过工厂为避免错误而采取的几乎难以置信的预防措施,看过工厂投资浩大的检查系统。这一系统是为了彻底杜绝不合格的产品出厂而建立的。此外,伯恩巴克亲眼见到了工厂的高效率,这是大众公司能够以使人难以置信的低廉价格生产出高品质汽车的关键所在。 可惜,大众公司当时绝对没有这样的财力。伯恩巴克再度面临挑战:用极为可怜的资金为甲壳虫在美国市场杀出一条生路。 对于超一流的广告大师来说,越是严峻的挑战,越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越能显示他们与众不同的高超技艺。在伯恩巴克的精心安排下,大众汽车的广告出台了。这是一幅看上去非常平凡的图片,一辆甲壳虫呆头呆脑地停在那里,没有美女陪伴,没有别墅衬托,这与伯恩巴克过去那种讲究新疑奇特的创作风格判若两样,但是却体现了他的一片匠心。因为,既然伯恩巴克要告诉人们甲壳虫是一部诚实的车子,那么广告的总体风格也必须充分表现这一点,不可过分花哨。在这一看似平常的广告作品中,伯恩巴克的独创性可以说是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这件伯恩巴克在60年代初期制作的广告,推出之后立即引起了巨大轰动,被当时的广告专家公认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最佳作品。大众公司的小型轿车也因此在美国市场迅速提高了知名度。伯恩巴克对于自己的这一独创性作品也十分得意。他曾经说,这条广告只有一辆车子和一个标题“柠檬”(LEMON),人们都知道这是对一辆不满意的车子的一种标准描写。然而在这里,它是用来再一次证明这的确是一辆值得纪念的诚实的车子。由于一位苛刻的大众公司检查员认为这辆车子是不满意的车子(Lemon),仅仅是因为在某处有一点肉眼几乎看不见的微伤,可见大众公司对产品的质量要求是多么严格。假定我们仅仅说:“每辆大众车必须经过严格的检查。”要用多少广告,要费多少钱才能达到这一效果?而仅仅是用一个“LEMON”来做标题,便收到了这一效果。

老二也好

伯恩巴克只作自己感兴趣并认为对消费者有益的广告,与此相反的广告即便赚的钱再多也不去作。他认为,只有对于你所深认不疑的事物,你才有可能使自己调起全部力量投入到广告创作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你不具备你的竞争者所有的技巧,但是,由于有着坚强的信心,仍能想出办法在这场比赛中取胜。正是出于这一信念,伯恩巴克从来没有作过香烟广告,尽管烟草公司一向是最肯花钱的广告大客户。相反,他对汽车业却似乎情有独钟,除了为大众公司作过大量产品广告之外,在为出租车行业所作的广告中同样有着上乘的表演。 在市场经济极为发达的美国,出租车行业自然也是早已走上了垄断之路,并出现了几家全国性的大出租车公司。这些公司从事的并不是国内常见的专门载客的业务,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出租汽车,即将汽车租给一般人使用。如果要出远门,还可以在此城租车而到目的地还车,只要是同一家公司的分支机构就没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出租车公司规模越大,竞争力就越高,各家出租车公司为争夺行业的龙头老大的地位必然要展开激烈的角逐。
长期以来,在美国租车业中高居榜首的是哈兹公司,占第二位的是埃飞斯公司。为了争夺第一的宝座,埃飞斯公司与哈兹公司展开了激烈厮杀。但由于实力悬殊,埃飞斯公司屡战屡败,自创业之后的15年中,年年亏损,已经到了难以为继的境地,濒临破产的边缘。
1962年,埃飞斯公司更换了总裁。新总裁陶先德调整了经营策略,同时选择伯恩巴克的DDB公司作为自己公司的广告代理商。他要求DDB公司以100万美元的广告费发挥500万的效果,帮助公司扭转颓势。
伯恩巴克到底是伯恩巴克,在与埃飞斯的经理们和自己公司的广告专家进行了认真详细的调查研究之后,他们果断提出了全新的广告策略——放弃争当老大的目标,甘居老二,保存实力,以退为进。
这确实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一步棋。要知道,在某一行业之中,老大与老二虽然仅仅是一步之差,但是他们的地位却大不相同,占据第一位的公司往往比起其他后来者的各个方面都拥有明显的优势。单单是第一的牌子就有相当高的含金量,凭借它无须花费太大的气力就能争取不少顾客,因为一般人对于第一名总是有一种崇拜的心理。埃飞斯之所以不惜血本与哈兹公司拼死相争,道理也就在这里。
在当时,哈兹公司的财力是埃飞斯的5倍,年营业额是后者的3.5倍,要与这样的强大对手硬争个高低,必然是自己首先倒霉。埃飞斯公司当时的领导人十分开明,接受了这一广告新策略。
就这样,1963年,连续亏损多年的埃飞斯公司开始改弦易张,正式推出公开宣称自己是第二位的全新广告。
伯恩巴克为埃飞斯所策划的广告标题是:“埃飞斯在出租车业只是第二位,那为何与我们同行?”广告正文是:“我们更努力(当你不是最好时,你就必须如此),我们不会提供油箱不满、雨刷不好或没有清洗过的车子,我们要力求最好。我们会为你提供一部新车和一个愉快的微笑……与我们同行。我们不会让你久等。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将自己置于领先者之下的广告。这一大胆创意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因为谁也不愿意公开承认自己不如人。但是,埃飞斯公司的总裁对此却十分赞赏,他力排众议,果断采纳了这一广告作品。事实证明了伯恩巴克的正确。广告刊播后,立即引起了广大消费者的关注,并产生了相当强烈的的效果。
这一广告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它敢于公开承认埃飞斯公司所处的地位,同时又申明了公司不忘顾客的厚爱,努力工作的积极态度。这一表态引起了美国消费者的极大兴趣和同情。因为,崇拜强者与同情弱者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两种感情。埃飞斯公司的广告通过巧妙的形式,唤起了人们的同情心理,因而争取了大量的顾客。两个月之后,埃飞斯公司竟奇迹般扭转了亏损局面。
当年,长期赔本的埃飞斯公司就出现了120万美元的盈余,第二年,这一数字上升到260万,第三年又增长了近一倍,达到500万美元。多年争当老大,亏损累累,如今甘成老二,财源茂盛。这就是杰出的广告策划所带来的巨大效益。
埃飞斯公司的这组广告被美国广告界专家视为经典之作,并对其成功的原因进行了详尽的研究。一些人认为,这属于美国最早的定位广告之一,它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为埃飞斯公司建立了“比附”位置,也就是说,用哈兹公司的第一衬托自己的地位,使一般顾客通过第一而认定第二,这是一种最优秀的定位策略。再有,这种策略也扩大了人们同情弱者的自然心理,对吸引顾客十分有利。 在商品竞争日趋激烈的70年代,定位理论在美国广告界甚为流行,此后经过有关专家的不断总结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如今,定位已经成为广告策划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战略环节。
伯恩巴克尽管在60年代初制作一系列的广告时并没有使用定位这一概念,但是,人们却将他视为定位广告的创始人和杰出的定位广告大师,因为他的许多作品中非常明晰的体现了这一思想。伯恩巴克本人虽然经常强调广告应以情动人,强调要有独创性,强调要有文采,但是,他对于广告业的贡献远远不止这些,在其他许多方面,伯恩巴克都属于先驱者。

“也许他是对的”

伯恩巴克是6个巨人(李奥·贝纳、亚尔伯特·拉斯克、史丹利·雷梭、克劳蒂·哈普金斯、雷蒙·鲁比堪)当中最晚出生的,在纽约大学拿到文学学位毕业后,他进入史肯利的邮务室当主席的学徒。一次主席去主持纽约世界博览会,带着伯恩巴克跟着他当他演讲的撰稿人。
博览会结束后,伯恩巴克加入维特(Weintraud)广告公司,和非常出名的设计指导保罗·雷德共同工作。
二次大战期间,他在军中待了两年,然后到葛瑞广告公司(Grey Global Group),并很快成为制作部门的主管,四年之后,他和多伊尔、戴恩以资本额美金1200万元成立他自己的广告公司,虽然他的头衔排在最后,但大家都知道那家公司是谁的。
今天,DDB广告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广告公司之一,营业额超过10亿元。
伯恩巴克经常可以创造使有才气的人充分发挥的气氛,奥格威很奇怪,一位女性文案替他写的文案很平常,可是一替伯恩巴克写,却有很杰出的作品。
奥格威评价道:伯恩巴克的推销能力是不可抗拒的,当奥格威作联合黑人大学基金主席时,伯恩巴克自愿策划一支募款的影片,看过之后奥格威有些担心,那虽然是一部艺术作品,但却不一定能筹募现金。
伯恩巴克回答说:“大卫,你不用担心,广告公司都一定会乐意做。”结果,伯恩巴克的影片照原样被采用。
有人说,伯恩巴克随身携带一张自我警语卡,上面打着“也许他是对的”几个字。
在一次白宫的午餐会上,总统的一位助理批评前一晚上的播出的“高华德”(Anti—Goldweater)广告影片,这片子是伯恩巴克制作的,伯恩巴克当场表示“也许你是对的”。
他有将文案和图片结合的天份,他坚持构想的品质和执行的优异是广告成功的两个要素。他崇拜原始,不厌其烦地说研究是创意的敌人,这激怒了部分客户,但却获得了创意人员的拥戴,认为他是英雄。

有智慧的绅士

在他精彩的作品中,最受人欣赏的是Volkswa-gen(大众)和Avis(艾维斯)。但在包装商品方面,他却不太成功。
奥格威对此评价说:“我常怀疑,如果他也象我一样从挨家挨户的推销员做起,他的作品可能就不会那么优雅精美了”。
他讲话声音很轻,看起来很谦逊,其实并不是,当一些竞争者要来他公司挖人的时候,他告诉奥格威“他们不知道,这些人要没有我的指导,就什么都没有。”
他是位哲学家,从不夸耀他的生活,对时间自我安排的严格是其他广告公司老板少有的。五点以后他一定离开办公室,从不把工作带回家,从不在周末工作。
他为此对奥格威说:“你可以了解,大卫,我是很爱家的。”
他死前不久,有人问他预期80年代的广告变化是什么,他回答说:“十亿年来,人类的本性从没改变过,再过十亿年,也是一样,只有表面的东西会改变。“
谈论人类的改变是很时髦的,但一个传播人应注意不变的人性。人的言语常掩饰他真正的动机,但你必须去发掘什么是人类的原始起动力,行动的本能。如果你知道这些,你便能切中核心感动他。“
有件事是肯定不会变的,创作人员若能洞察人类的本性,以艺术的手法去感动人,他便能成功。没有这些,他一定失败。”

威廉·伯恩巴克的“金科玉律”

精辟的论述,美妙的比喻,不得不令人对这位广告业的旷世之才——威廉·伯恩巴克(Willam Bernbach)表示叹服。他那跨时空的广告智慧,不仅在他创办DDB广告公司(Doyle Dace Bernbach)的时代为人景仰;而且在许多广告作品,也常常流露出这位先哲智慧的影子。为什么许多成功的广告人常常眷顾威廉·伯恩巴克?为什么他的广告智慧因久常新?也许从下面这些广为人知的格言中,可以使人有所顿悟。

威廉·伯恩巴克格言之一:以崭新的意念争夺注意力

威廉伯恩巴克在公司的一次作品讨论会上,对大家这样比喻:依赖一套公式或方法来办事,正如烤面包的常理一样,只要顾及和控制烤面包的时间因素,面包便会自自然然,顺顺利利地烤好出来,平平无奇。只有那些刚刚新鲜出炉,热力四射的崭新意念,才会令人垂涎三尺,胃口大开。当然如果你热爱常规,刻意模仿,那么你就如同受了致命伤的士兵,也许你会一直活下去,但你绝对不可能在战场上获得立马横刀的威风。对一件事,抱有自己的立场,你通常会发现面对的是两部分人:“支持你”或“反对你”。但当你对任何事亦无个人立场之时,你将会找不到反对你的人——更找不到支持你的人。一个看来合情合理的广告视觉画面,并不代表这广告一定行得通。熟口熟面的传达方式,最叫人不感兴趣,漠不关心。人们往往最怀疑那些看起来模梭两可,并难于掌握的修养和技巧,但事实上,这可能寓示着你正在走近最实用的创意境界。广告巨人大多是诗人,他们从产品资料当中,跳进无限的创意和幻想领域之中,因为只有意念崭新的才干和经营手法,才可在今天暴力和花边新闻过盛的社会里,争夺到消费者的注意力。知识人人可以拥有。但穿梭于知识中的直觉——一个伟大的意念,才是真真正正的财产,由你拥有。一个传达起来没有说服力的意念,就仿如由头到尾,没有过意念,没有过传达一样。你应该相信你要推销的产品……你应该相信自己的广告创作,只有一个深深的信念,才会勾起你的一股干劲和动力,令你的作品更有生命。

威廉·伯恩巴克格言之二:建立独特个性始能成功

发掘题材(what to say)是传达过程的第一步。决定什么样的表达形式来让观众看你的作品,聆听你的声音,相信你的说话,是另外的一步。但如果你在表达形式这一步上行不通的话,你事前花费在发掘题材上的心力和工夫,自然一一白费。“令一个广告,一个人或一件商品起眼,成功,先要替它建立自我的独特个性。否则,它永远都不会被人注意。”“不要把‘高雅品味’同‘毫无品味’混淆。” “无论任何景象符号,有朝亦会变旧,枯谢而死,但阁下亦要不断寻找新的影象符号……,即使手上是心手沥血的崭新佳句,有朝一日亦会变成隔日黄花……”“口碑是最佳的传媒工具。” “我们当务之急是要令沉闷的产品事实,起死回生,充满生命。”“洞察人性之最,是成功传达者的高招所在。写作人所关心的是他用什么素材来写他的作品;读者所关心的,是他从阅读之中,得到什么素材。因此,广告人真正要看懂观众心理,了解他们怎样看、怎样听——怎样接收传播讯息。”伯恩巴克先生的谆谆劝诫真令人有毛塞顿开之感。独特非凡的个性是成功广告之“情”。但刻意追求的“与众不同”则会导致:

威廉·伯恩巴克格言之三:噱头花巧终会不攻自破

“无论你如何工多艺熟,你亦不能替一件毫无好处的产品制造好处。但如果你真的要这样的话,你制造出来的只是噱头花巧,它将很快就不攻自破。”“我毫不犹豫地,宁愿选择一个平凡简单但却活泼,充满意思和生命的广告,也不愿选择一个美丽而无头脑的广告。”“恰到好处的创作手法,定能令产品销量更实际,更有效地提升。”“花拳绣腿,为卖弄艺术而卖广告是最危险的事。因为你当初的出发点,只在于刻意制造分别……刻意制造比别人更佳、更可爱、更出众的广告。在你刻意求工地制作广告的背后,却忘了推销产品。”“我奉劝你一句,切勿相信广告是科学。” 好一句“切勿相信广告是科学!”它道出了广告的真谛——无须过份地刻意与严谨,只要能使产品信息得到有效地传达,平凡亦是非凡。
这许多警世之言,难免令人眼花缭乱。事实上,威廉·伯恩巴克的话,离不开以下的范畴:
一、广告没有说服力,不能令人花钱购物,就不算好广告。
二、不破除旧规则,旧公式,崭新的广告没有抬头之日。
三、广告人应创制言之有物、信实的广告讯息,负起社会责任。
四、花拳绣腿,没有销售动机的广告,怎能把商品卖出,令收银机发出回响?
五、广告主题及内容(what To Say),应该与广告表现手法(How To Say)互相配合,发挥销售作用。
六、经营广告的手法,应适应环境,不断修订。
七、过于天马行空的创作艺术,不可以叫做实事求是的“广告艺术”。
八、比起理性和逻辑,直觉和幻想是今天市场及广告行业的所忽略的行销武器。

词条参考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1810207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2019/7/26 14:08:31

词条创建者:顶呱呱

Copyright © 2025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