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金融术语 > 信用紧缩

信用紧缩

信用紧缩是国家银行有意识地压缩信用规模的经济行为。通常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贯彻相应政策的结果。这种政策习惯称之为抽紧银根(tight money)。 信用紧缩政策的提出往往是针对信用膨胀的。当有出现信用膨胀的危险时,适当地紧缩信用可以使之避免;当信用膨胀已经存在时,紧缩信用可以压缩过多的社会购买力,使供求恢复平衡。但是,在信用紧缩的过程中,由于压缩对过分扩张的生产和流通的信贷支持,往往难以避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流通。如果信用紧缩超过应有以限度,以致流通所必要的货币得不到满足,就会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定义

信用紧缩是世界各国常常采用的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也曾几度采用。比如,1950年,为了制止通货膨胀,实现现金收支平衡,在信用领域执行了严厉的紧缩措施,主要有:控制机关、部队、团体和公营企业的现金,除近期使用者外,必须一律存入国家银行;上述单位的货币支出,除规定项目外,必须一律在国家银行内部进行转帐结算;配合财政款项和商业资金的集中管理,建立相应的金库以使上解下拨的货币完全集中在国家银行;用“折实”(把存款折合成某种实物价格计算,按折实单位存入和支取)等方式扩大储蓄,以延缓各阶层手中的货币用于购买;紧缩对私人企业的贷款,加强对私人银行和钱庄的管理,等等。这些措施极大地压缩了市场上的货币量,对制止通货膨胀起了重要作用。60年代初,有过另一次严厉的信用紧缩,主要措施是:压缩信用规模;严格按照计划发放贷款并严格监督贷款用于规定的用途;严格现金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冻结机关、团体、部队的部分存款,等等。这次紧缩,对于克服1958年开始的信用膨胀和贯彻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1)”方针有着重要的意义。

形成原因

一、企业财务状况不佳 : 由于股票及房地产是个人及中小企业向银行融资贷款的抵押品,亦是民间主要的财富。 当股市、房地产长时间处于低迷的情况时,做为银行担保品的股票及房地产价值大幅缩水,银行若欲进行处分时将得不偿失,且旷日费时,形成金融性的恶性循环。

二、银行放款的信用风险太高 : 逾期放款不断的增加是造成金融机构紧缩信用的主因。

三、金融危机 ( 本土型 ) : 因企业集团过度扩张信用,过高的财务杠秆操作,如股票质押、交叉持股等导致面临偿债困难。 另一方面,因股市和房市下跌,资产缩水,股票质押比例过高,银行呆帐大幅增加,采取信用紧缩政策,导致企业资金流动性不足的财务危机。 例如九八年底台湾企业集团爆发财务危机。

四、除了前述景气衰退及房地产不景气所致,但另一方面银行逾放比率持续攀升及银行资本适足率偏低 , 加上银行金融创新诱因不足,银行业之报酬率在过去十年中已不断下降也造成了信用紧缩。

五、银行授信成长趋缓原因分析表。

影响

有些授信到期的就不再续借,有些企业以短支长,例如到货币市场胡祖六、肖耿对话信用紧缩问题借钱发行商业本票等,这些资金来源都是短期很快就到期了,致使现金流入量与金流出量无法配合,资金调度失当,使企业 限入周转不灵的困境 ,更严重者至发生黑字倒闭的现象。

因为银行长期紧缩信用,向银行借款不易,加上股市低迷,募资困难;面对股价超跌,银行要求企业或公司大股东须以现金或定存单补足质押股票的担保品,现金部位愈少的公司,银行银根抽的愈紧,遂使企业转向发行海外公司债或海外存托凭证,做为集资主要管道。电子业有高科技产品做作后盾,转向海外募资较容易,但传统产业未有优势,只好在国内设法发行有担保或无担保公司债募资,但以大企业及集团型企业较易发行,且易取得银行的保证,中小企业则困难多多,限制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

央行释出资金至银行体系,如果企业或政府有资金需求,即可支应,如果资金需求不多,央行就会收回剩馀资金。至于释出强力货币的货币乘数效果有多大 ?这要看目前社会大众的资需求情况与银行的放款意愿 。 虽然货币乘数是可以 M2除上准备货币得到一个数字,但不代表央行目前放钱就会产生这个倍数 , 调降存款准备率是否能发挥效果,就要看银行贷不贷得出去,若放不出去,钱又披央行收回去,效果就有限,但无论如何调降存款准备率还是有后续效果。在降息时,资金不足的政府及企业部门的财务负担可以减轻,但资金剩余的家计部门利息收入减少 。不过把时间拉长来看,降息如果能提振景气,则对全体部门都有利。

理论上,实施货币政策前六个月只有流动性效果,六个月后才始促成投资增加。但货币政策有先天缺陷,也就是说,景气好时要减缓成长率比较有效,但景气不好时要振兴经济却比较难,靠货币政策要扭转情势,效果不大,但好处自可以帮助企业撑过难关,协助厂商降低成本,舒解困境。

实行手段

中央银行实行信用紧缩货币政策的主要手段有:

①提高法定准备率,迫使商业银行增加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数额,收缩贷款,提高利率水平,从而抑制企业投资,缩小总需求;

②提高贴现率(或严格贴现条件),限制或减少商业银行以合格商业票据作抵押向中央银行的借款,迫使商业银行缩小贷款能力,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水平,抑制企业投资,从而减少总需求;

③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卖出政府债券,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给商业银行,意味着商业银行的存款减少,贷款能力收缩,于是货币供应量减少,利率水平提高,另一方面,中央银行卖出债券,债券价格下跌,根据债券价格与利率成反比变动的规律,债券价格下跌导致利率水平提高,从而减少企业投资,缩小总需求。上述手段限制了商业银行可用于信用扩张的资金量,对银行贷款规模和利率起到间接控制的作用。除此之外,中央银行还可以采取直接的数量限制,如窗口指导、选择性信用控制等信用紧缩措施。

市场机制比较健全的国家往往采取间接控制的信用紧缩手段。在中国,主要采取直接控制的紧缩手段,如压缩信贷总量、实行对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的直接限制,对于抑制通货膨胀起到了积极作用。

信用紧缩的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物价上涨,但紧缩过度也会影响正常的经济需求,出现经济速度增长下降过快的不利现象。因此,在采取紧缩政策时,也要防止力度过强而产生的消极作用。


词条参考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1378282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2019/9/24 9:13:41

词条创建者:FX119

Copyright © 2024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