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百科首页 > 外汇知识 > 金融术语 > 信用膨胀

信用膨胀

信用膨胀是指各种信用工具及银行信用量的增加超出经济发展的正常需要而得不到相应物资保证的一种经济现象。在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信用膨胀的主要原因是:(1) 由于信用高度发达,不仅银行信用制度相当完善,商业信用也普遍存在,大量的信用工具(如期票、汇票、支票、银行本票、信用卡等有价证券) 经过背书即可转让流通,作为货币的替代物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这样就在银行信贷投放之外,又加入了大量的交换媒介,增加了市场货币供应总量。(2) 国家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和弥补财政赤字,大量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而这些证券大部分由银行购进或向银行抵押,转化为银行信用,这样,银行信用就异常扩张。(3) 政府通过调整存款准备率、贴现率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等,刺激商业银行扩大贷放规模和资本家借款投资的规模,增加信用的供应和需求。
目录

相关信息

经济生活中信用过度扩张的过程。在国民经济中,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企业、财政部门或个人提供贷款,意味着形成社会购买力。社会购买力要求有相应的商品供给,但一定时期内的商品供给数额有其客观限度,并不随着需求的增多而增多,如超过客观允许的限度提供贷款必然造成商品供不应求的局面。当这种现象持续发展,影响较大时,就意味着信用膨胀。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往往出现信用过度扩张的现象,但这种趋向不会长期保持下去。当信用货币不能顺畅地转化为金属货币时,过分扩张的信用就会在企业和银行破产清理的过程中被强制地压缩下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如果对信用的扩大没有相应的手段和措施实现有效地控制,信用膨胀就很容易出现。信用膨胀与通货膨胀有着密切联系,信用膨胀以通货膨胀为必然后果,通货膨胀也必定是通过信用膨胀的途径实现的。因为信用的消长也必然同时是流通中货币数量的消长。

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出现信用膨胀的可能途径主要有:存在大量无商品保证的贷款;发放过多的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长期贷款;大量的财政透支、借款,等等。当这些贷款、借款等的扩大超过了金融领域所能负担的客观限度时,信用膨胀就会出现。

1958年,在中国的经济生活中曾出现过很典型的信用膨胀。当时只讲银行信贷应该支持生产,而不问贷款对再生产比例关系有何影响和社会经济效果,于是贷款数额急骤增长,造成了没有物资保证的巨大的社会购买力,结果导致严重的供不应求。后来,经过调整经济,紧缩信用,才使这次信用膨胀得以克服。


词条参考

词条信息

浏览次数:1461050

编辑次数:0

最近更新:2019/9/24 8:53:18

词条创建者:jaoy

Copyright © 2024 fx110.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