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支出(PCE)包括个人购买商品和劳务两方面的支出,是衡量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
生产者物价指数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是反映某一时期生产领域价格变动情况的重要经济指标,也是制定有关经济政策和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
在价值区隔订价下,卖者会辨别出并非所有顾客皆能提供相同的价值。
价值工程是在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即进行的价值与成本革新活动。价值工程与价值分析两种活动都是对商品的价值、功能与成本进一步做思考与探索。
面对的价格都是由市场给定的,也就是经过市场供需调整后的均衡价格。通俗一点说,将市场的价格当作自己的购买价或者售出价的个人。
产消合一者(Prosumer),亦称生产性消费者,是可以自行生产所需商品和劳务的消费者,结合了专业生产者(Professional or producer)和消费者(Consumer)的角色。1980年,未来学家艾尔文·托夫勒在《第三波》(The Third Wave)创造该词汇,并在2006出版的《财富革命》(Revolutionary Wealth)更详细地描述各种商品与劳务的产消合一者,预言他们是形塑未来经济的新主角。
交换价值(英文:Exchange value)在政治经济学指的是当一种产品在进行交换时,能换取到其他产品的价值。[1] 与人类学领域的自由价值学说相反,交换价值是马克思提出的概念。
19 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派提出了所谓的“亚当·斯密问题“,他们认为《道德情操论》主要是受了哈奇生的视仁慈为道德基础的观点和休谟的同情观影响,以同情心作为人性的基础。《国富论》则是斯密在法国之行时受到法国重农学派“唯物“哲学的影响,从而使他的理论转向了利己的理论。这场存在于德国历史学派与边际学派之间的激烈争论,就是“亚当·斯密问题“。也就是斯密的《国富论》与《道德情操论》之间、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的问题。
世界体系理论是一套由Samir Amin、Giovanni Arrighi、Andre Gunder Frank与伊曼纽·华勒斯坦等人创建的一套后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及社会理论。
不完全竞争 :指这样一些市场:完全竞争不能保持,因为至少有一个大到足以影响市场价格的买者(或卖者),并因此面对向下倾斜的需求(或供给)曲线。包括各种不完全因素,诸如垄断竞争等。
外贸依存度(foreign trade degree of dependence, FTD)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一地区的进出口贸易值与该国或该地区同时期内的国民生产总值(GDP)的比值
人口机会窗口期是指当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的时期。